大家好,我是王大夫。一到夏天,或者稍微动一动就大汗淋漓,衣服湿透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“玉屏风散”。这个方子益气固表,专门对付气虚不固引起的汗多,效果确实不错。但是,如果你用了玉屏风效果不明显,甚至感觉汗是凉的,人特别怕冷,那可能就不只是气虚,而是发展到阳气虚弱了。
中医讲“气能摄津”,气虚了管不住汗液。但气虚时间长了,身体温煦的力量不足,就容易变成阳虚。这时光靠补气就不够用了,得温补阳气才行。玉屏风散补气固表很好,但它没有直接温补阳气的作用,对阳虚引起的汗多就显得力不从心了。
对于这种阳虚不固的大汗,尤其是出的是冷汗、虚汗,同时伴有手脚冰凉、腰腿酸软无力、特别怕风怕冷、容易感冒的情况,中医里有两位“搭档”效果更突出:肉桂和山茱萸。
肉桂: 这味药性子温热,最大的本事是温补肾阳,中医常把它比作点燃生命之火的“火种”,特别擅长补“命门之火”。阳气足了,身体温煦的力量强了,就像体内的小太阳升起来了,自然就能更好地固摄津液,减少冷汗淋漓。而且它还能鼓舞气血运行,让肌肉皮肤更紧实,减少汗孔开泄。山茱萸: 这味药味道酸涩,性子偏温。酸味能收敛固涩,像拧紧水龙头一样把耗散的元气和汗液收住;温性又能辅助通阳温阳。所以近代名医张锡纯特别推崇它,称它是“敛汗救脱第一要药”,尤其适合那种大汗淋漓、感觉身体被掏空、正气快要守不住的情况。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它们俩搭档:肉桂负责点燃“火炉”温补阳气,山茱萸负责“关紧门窗”收敛固涩,一温一敛,共同对付阳虚不固的大汗,效果就非常明显了。
举个真实例子:我们门诊遇到过一位55岁的王先生。他特别怕冷,大夏天在诊室还得穿着厚外套。稍微走几步路或者吃顿饭,就浑身出冷汗,尤其是后背凉飕飕的,晚上睡觉也盗汗,还总觉得腰膝酸软没力气,手脚一年四季都是冰凉的。之前他自己买过玉屏风散吃,但效果不大。经过中医辨证,他属于典型的肾阳虚衰,固摄无权。我们建议他在医生指导下,用肉桂粉冲服(少量开始),配合山茱萸煎水代茶饮。坚持调理了大约两周,他反馈说冷汗明显少了,怕冷的感觉减轻了,腰腿也觉得有劲了些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所以,如果你也是:
动不动就出大汗,尤其是冷汗、虚汗;同时伴有手脚冰凉、腰膝酸软、怕冷、精神不振;用玉屏风效果不好...不妨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,考虑一下肉桂搭配山茱萸这个温阳固涩的思路。记住,用药一定要辨证准确,最好先咨询医生,别自己随意搭配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网配查配资-十大证券公司的排名-炒股加杠杆去哪儿办理-配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